正规投资app平台 毛远新:抓紧发布地震预警消息,出了问题我负责!挽救了10万百姓

发布日期:2024-08-11 03:41    点击次数:109

正规投资app平台 毛远新:抓紧发布地震预警消息,出了问题我负责!挽救了10万百姓

但是委内瑞拉的反对派领袖马查多,不承认选举结果,声称要向全世界的人说明,委内瑞拉新总统是冈萨雷斯。而美国也对委内瑞拉的选举结果表示不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声称选举结果“没有反映人民意愿”,强调美国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并将做出相应的回应。

解放后,中国发生过好多次令国人震惊的地震,地震巨大的破坏性和伤亡,每每讲起,总令人心痛不已。

1975年2月,辽宁海城发生了一起高达7.3级的大地震,因为政府做好了预警措施,使得伤亡人员达到了相同级别地震的最低界限。

这一切都离不开总指挥的果敢和坚决,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是海城人民念念不忘的大恩人,这个人就是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

从小失去父亲,跟随母亲工作调动四处奔波

毛远新是毛泽东二弟毛泽民的儿子,当他1941年在新疆出生时,父亲毛泽民正在声称与共产党合作的军阀盛世才政府担任财政厅厅长,为建设发展新疆大刀阔斧地进行各项改革创新。

在毛远新一岁时,军阀盛世才认为时机已到,在蒋介石的怂恿之下,彻底和共产党翻脸,并大肆残害在疆共产党员,将新疆的共产党员全部抓捕入狱,还在襁褓中的毛远新就这样跟着父母住进了大牢。

刚开始一家三口被关押在一起,还能知道彼此的消息情况。然而,1943年刚过了春节,盛世才就下令将毛泽民与妻儿隔离,从那时候起,毛远新跟着母亲朱旦华生活,父亲渐渐成为他记忆中的一个遥远的影子。

直到1946年,毛远新才重获自由,年仅4岁的他,对周遭的一切都是懵懂无知的,并不知道父亲已在1943年9月的一个深夜里,被军阀盛世才下令秘密残忍杀害,与父亲一同牺牲的还有陈潭秋、林基路等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

不久后,毛远新跟着母亲一起回到了延安。得知朱旦华母子已回到延安,毛主席特地邀请母子俩到杨家岭家中做客。毛主席在杨家岭窑洞前,第一次看见侄子毛远新。

初见毛远新,毛主席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毛泽民,五岁的毛远新,圆圆的脸蛋,扑闪机灵的大眼睛,简直就是毛泽民当年的翻版。恍惚间毛主席仿佛回到了韶山冲兄弟俩相处的时光。

朱旦华告诉儿子,眼前这位高大的伯伯就是他父亲的大哥,并让他喊毛主席“大伯”。毛远新紧紧拉着妈妈的手,怯怯地喊了一声“大伯。”

毛主席回过神来,蹲下身子,向毛远新招招手:“孩子,过来到大伯这里。”

毛远新听话地走了过去,毛主席一把将面前的毛远新抱在怀里,认真地端详起来,脸上微笑着,亲昵地对眼前的毛远新说:“让我好好看看润莲的儿子。”

看见毛主席慈祥的笑容,毛远新的生疏感很快就消失了。在毛主席怀里的毛远新忽然天真地问毛主席:“大伯,你怎么有毛泽东和毛主席两个名字呢?”

听了这句话,毛主席哈哈大笑,他将侄儿高高地举了起来,说:“你怎么也有两个名字啊?”

毛远新歪着小脑瓜不解地问朱旦华:“妈妈,我只有毛远新一个名字,是不是?”

朱旦华还来不及回答,毛主席已经点了点毛远新的小鼻子,笑着说:“你还有一个名字,小——调皮。”

原来如此,得到答案的毛远新淘气地笑了起来。毛远新的到来,让毛主席一家都非常高兴,大家也很喜欢他。李讷比毛远新大半岁,堂姐弟一见面便十分投缘,从延安到西柏坡,他们俩经常在一起玩。

1949年6月,朱旦华和方志纯结婚,因为工作需要,离开北京前往南昌。同年7月,毛远新在北京育英小学参加完一年级期末考试,也跟随着母亲到南昌生活。

回到南昌后,毛远新在一所法院前小学读书。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都讲南昌话,毛远新一句都听不懂,很不适应,便闹着要回北京育英小学读书,他太想念北京的生活,想念那里的老师和同学们了。

朱旦华每天忙着工作,只能宽慰毛远新在南昌生活久了就会习惯了。

回北京读书生活,感受伯父的关怀慈爱

直到1951年10月,朱旦华要到北京参加全国妇联会议,毛远新知道这个消息后,便缠着母亲,要求带他一起去北京。朱旦华拗不过孩子,便在国庆节前夕,带毛远新重返北京。

回到北京后,考虑到朱旦华开会带着孩子不方便,康克清便提议先让孩子住在自己家。为了工作也只能这样了,朱旦华点头同意,康克清便将毛远新领到自己家住了几天,后来又带他去看望了毛主席。毛远新来到丰泽园后,就像小鸟飞回了树林,开心得不得了,李讷也很高兴,两个孩子快乐地在毛主席身边跑来跑去嬉戏。

自从毛岸英在朝鲜牺牲以后,家里的氛围总是有点凄清,毛远新的到来,又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活力。

妇联会议结束后,朱旦华特意去中南海看望了毛主席,准备叙叙家常之后,便带毛远新回南昌。毛主席先是向朱旦华询问了一些南昌的情况,最后的话题就是毛远新的读书教育,朱旦华简单介绍了毛远新读书的学校,歉疚地说孩子一直没有习惯南昌的生活,以及孩子想回到育英小学读书的想法。听到朱旦华所说的情况,毛主席若有所思。

毛主席望着坐在旁边的毛远新,认真地说:“在我这里是温室的花朵,跟妈妈可以经风雨见世面。”

毛远新听后却说:“我也不住你这里,我住学校,怎么能是温室的花朵呢?”

“你知道什么是温室的花朵吗?”毛主席笑着问他。

“不知道,听你的意思,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毛远新撅着小嘴,似乎受了委屈的样子,引得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

看见伯侄之间你来我往斗着嘴,江青把朱旦华拉到一边,轻声说道:“自从岸英牺牲后,主席很少笑过。今天难得笑得这么开心,孩子就放在这儿吧,可以陪主席说说话,解解闷。”

朱旦华朝毛主席看去,他正坐在藤椅上,把毛远新的一只小手放在自己宽大的手掌中,两个人你来我往,其乐融融。而回北京读书是毛远新几年来一直期待的愿望,朱旦华点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10岁的毛远新重新回到育英小学读书,又住进了中南海毛主席家中。

毛主席一直将毛远新视如己出,尽管公务繁忙,但只要有空闲时间,他总喜欢给侄儿讲故事。一天,毛远新缠着伯父给自己讲《水浒》,毛主席给他讲了鲁智深的故事,并说鲁智深不守寺规,总是大盆吃肉,大碗喝酒。

听到这里,毛远新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又开动了,他歪着脑袋问:“什么叫寺规?”

毛主席笑着解释说,“寺规”就是和尚要遵守的规矩,而寺规第一条就说和尚只能吃蔬菜,不能吃肉喝酒。

有一次晚餐,餐桌上有一盘毛主席从小就非常喜欢吃的竹叶菜,这道生长在南方的蔬菜,在当时那个物流不发达的时代,在北京仍是很稀罕的青菜。毛主席高兴地夹了一筷竹叶菜放在毛远新的饭碗里,招呼他吃。然而,毛远新却摇摇头表示不吃,毛主席以为这孩子挑食,问他原因,毛远新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又不想当和尚。”

这话一出,一桌人都莫名其妙地望着他,只有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李讷不理解,问父亲笑什么。于是毛主席给大家讲了鲁智深的故事,全家人听了笑得前俯后仰,李敏和李讷更是笑得直喊肚子疼。后来,只要毛远新不愿意做什么事情,李讷都会逗他:“你又不想当和尚”。因为毛远新的到来,丰泽园里多了许多欢乐的笑声。

毛主席天生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游泳,他认为游泳能够强健体魄,解放天性。于是,在毛远回到北京的第一年,毛主席就叫警卫人员带他到中南海湖里学游泳。

毛远新是个旱鸭子,在来北京之前从来没有下过水。每次下水,水过没过胸就紧张地大喊大叫,两只手胡乱扑腾,怎么浮不起来。看见他练来练去总没有进展,警卫便拿起救生圈准备扔给毛远新,毛主席马上摆手制止,继续指导着毛远新:“带救生圈学游泳学不好,要不怕水,才能征服水。手前伸后划,这不浮起来吗?再给我向前划。”

在毛主席的认真监督下,毛远新终于可以自己在水里畅游了。看着毛主席这么上心,警卫开玩笑似的说:“这小子将来长大不当个游泳冠军,可对不起主席哦。”

毛远新学会游泳之后,就迷恋上了游泳,还经常喜欢拉上伯父一起去游泳。毛主席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但毛远新是个小机灵鬼,他总有办法让毛主席暂停手中的工作休息一会儿。于是,警卫员和医护人员就请他多想办法,让毛主席劳逸结合,不要太过于劳累。

在丰泽园,毛主席对几个孩子都一视同仁,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有李敏、李讷的,都会有毛远新一份。毛主席带孩子们外出,无论是去北京市郊还是北戴河,也总会带上毛远新这个“小尾巴”。毛主席喜欢叫毛远新“小豆豆”,刘思齐、李敏和李讷也跟着一起叫起来,但毛远新却不服气李纳也这样叫自己,因为他只比李讷小半岁。每到这时,李讷就说跟他比高矮。一说到比高矮,毛远新就没了脾气,因为一直到小学毕业,他的个子都比李讷矮大半个头。

家人们聚在一起总是其乐融融,温暖而温馨,毛远新也很自然地像李敏、李讷一样,称呼毛主席为“爸爸”,而毛主席在和他的谈话和信件中,也以“父”自称。

平时,毛主席无论工作再忙,始终不忘关心毛远新的学习。有一次,毛主席问毛远新觉得哪门课最令人头疼。毛远新毫不犹豫回答说是作文。

毛主席立刻笑了起来,说:“这就对了,做文章应该是有感而发,不过现在老师出的题目,却往往是学生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硬逼着学生搜肠刮肚写出一篇来,当然头疼。”

意志坚定放弃保送,通过努力考取清华大学

1954年,毛远新从育英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北京101中学就读。毛远新读书认真,功课很优秀,但毛主席却很少过问毛远新考试成绩,也很少当面称赞他。对毛主席来说,他更关注孩子是否有真才实学,细心观察了毛远新的学习方法,他多次批评毛远新学习没有重点,只是掌握了一些应付考试的本领而已,这样的学习方式放在工作实践中,是没有用的。

1960年,毛远新高中毕业后,被通知保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毛远新高兴地把好消息告诉了大伯,但毛主席对此却不以为然,还给毛远新泼了一盆冷水:“由国家保送上大学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自己考。”

听毛主席这么说自己,毛远新一点都不服气,毅然决然地表示:“那我自己考!”

“那就是清华、北大,你姐姐李讷就是自己考上的北京大学历史系。”

于是,在毛主席的激励下,19岁的毛远新通过统考,考上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毛主席得知消息后,这才满意地说:“这才像润莲的儿子。”

1961年寒假,毛主席在广州主持会议,叫放了假的毛远新也到广州去。那时候,正好毛远新好几个中小学的同学都在广州,他们大多是哈军工的学生,跟他们交流之后,毛远新对哈军工有些心动,忍不住跟毛主席说出自己想法:“伯伯,我还是想去哈军工”。

毛主席慈爱地望着毛远新,笑着说:“不晓得人家陈赓要不要你哟!”听毛主席这样说,毛远新知道毛主席同意自己的想法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接到毛远新要转学到哈工大的电话,陈赓在电话里答复:“毛远新是高才生哪,欢迎欢迎,由他转系。”

就这样,毛远新在清华无线电系读了半年之后转学到哈军工,在导弹无线电控制专业继续学习。

1965年暑假,毛远新从哈军工毕业了。关于工作问题,毛主席建议毛远新去空军找吴法宪谈。后来,毛远新被安排到某团部当参谋,对这样的安排,毛主席并不满意:“还没当兵,怎么能当官,重新安排。”

毛远新听从了大伯的建议,再次去找吴法宪,吴法宪听了毛远新的表态后,十分感慨毛主席对晚辈的严格要求,于是把毛远新安排到部队里当了一名技师。

大胆发布地震预报,紧急采取措施挽救人民生命

1975年,33岁的毛远新担任沈阳军区政委、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听说从1974年开始,辽南地区的营口、海城等地就陆续发生了多次地震,搞得老百姓整天提心吊胆,人心惶惶。

毛远新作为辽宁省主要领导,上任之后就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预防地震的相关工作中。地震预报一直是世界科研的难题,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地震预报也无法做到准确无误,更何况是上个世纪70年代。面对如何做好防震工作,避免国资损失和老百姓的伤亡,毛远新的压力非常大。

1975年2月3日晚上,海城地区一夜之间就连续发生了33次地震,虽然大部分都是4级以下的地震,但如此密集发生的地震,令毛远新忧心忡忡。

辽宁省地震局主任朱凤鸣认为,未来一到两个星期内,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他立刻把自己这个判断向毛远新作了汇报。

毛远新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后,非常重视,事关百姓性命,事不宜迟,必须马上做出防震预警和具体安排!

毛远新建议:“情况紧急!我提议,立即开会研究,并由省人民广播电台迅速直接播出震情预报。”

但会议召开时,省委一些同志不同意贸然广播:“这电台一播,全世界都知道了。如果几天之内震还不来,岂不闹大笑话了。责任谁担?”

毛远新说:“关键在于要让人民群众离开不结实的房屋,特别是晚上,不能在室内过夜。”

但一些同志仍有疑虑,认为室外零下十几度,地震如果几天不来,不仅会冻伤人,发预报必然会造成恐慌,使生产受到影响。鞍钢很多工人的家就在海城、营口一带,影响鞍钢生产,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这些意见也不无道理,虽然专业机构观测到了一些征兆,给出的只是可能性有大震,并非必然性。对于何时发生,谁也没有绝对把握。让大批老百姓呆在室外,要冒很大的风险。

防震需要紧急动员全社会参与,这是重大事件,正常情况下需要先向中央请示才行,但是地震随时可能发生,容不得按部就班地向上级请示了!毛远新与省委领导商量后认为,情况紧急,生命攸关之事要果断做出决策,必须当机立断。

此时的毛远新挺身而出,说道:“赶快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出了问题我负责!”

于是,1975年2月4日10时30分,省委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临震预报:从当天起,辽南地区海城、营口两县,所有人员都不要住在室内,生产队的大牲口、农业机械都要拉到室外。各级干部、民兵全部下去,挨家挨户动员老百姓。在生产队和城镇的居民区,用大喇叭广播动员群众……

当时正是冬天,东北地区的夜晚更是寒冷刺骨,毛远新担心一些群众会因为受不了严寒,回到室内,因此特地加大了命令的力度,要求党员干部和解放军带头,露宿马路,绝不要带着侥幸心理回到室内!

在毛远新的紧急安排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市总动员开始了,海城各级党员干部和街道人员,挨家挨户地宣传动员,让大家立即做好避震准备。当时人民群众的觉悟都很高,听党的话,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按照上级安排做好了转移。

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大地深处传来隆隆声响,地动山摇,无数人亲眼目睹了一道道蓝色地光和红色火球从地下腾空而起,天空仿佛有雷声炸响,大地天崩地裂一般地狂震,房屋也成片成片地倒塌……

这次海城大地震强度达里氏7.3级,震源深度为16至21公里,属于世界罕见的大地震!据灾后统计,全省倒塌房屋超过百万间,伤及万余人,死亡一千三百余人,绝大多数是不肯离家的老人。按照地震专家计算,如果在正常状态下,这场大地震足以造成十几万人的伤亡,但是因为海城提前做好了准备,比预计的伤亡人数减少了90%!

后来,毛远新出差路过北京回家看望主席,并向主席详细汇报了海城地震情况。听完报告之后主席对毛远新说:这次你也有功!

后来,国际上公认,海城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确的预测地震,更是积极组织了民众撤离的成功案例。正是毛远新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当机立断,让海城百姓避免了一次重创性的灾害影响,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尽管后来因为历史问题正规投资app平台,毛远新的人生经历了巨大挫折,但直到今天,海城人民仍然感念他当年对海城所做出的功德无量之举。

发布于:天津市